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>> 科研进展
科研进展
科研进展
【IJF】钢和铸铁的多轴疲劳行为和裂纹取向预测
发表时间:2024-08-15 阅读次数:248次

引文格式:

GB/T 7714      

Kraft J, Linn A, Wächter M, et al. Multiaxial fatigue behavior and crack orientation prediction for steel and cast iron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, 2024, 183: 108259.

MLA      

Kraft, Jan, et al. "Multiaxial fatigue behavior and crack orientation prediction for steel and cast iron."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 183 (2024): 108259.

APA      

Kraft, J., Linn, A., Wächter, M., Esderts, A., & Vormwald, M. (2024). Multiaxial fatigue behavior and crack orientation prediction for steel and cast iron.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, 183, 108259.

 

背景简介

本研究探究了球墨铸钢S355和铸铁EN-GJS-500-14的多轴疲劳行为,测量疲劳寿命和裂纹萌生方向,评估了三个临界平面模型,用于预测疲劳寿命和裂纹萌生角度。虽然所有模型在预测疲劳寿命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准确性,但裂纹萌生角度预测不太令人满意。疲劳寿命质量与裂纹取向预测之间存在弱相关性,特别是对于Smith-Watson-Topper(SWT)和Fatemi-Socie(FS)模型。SWT 模型在预测铸铁的疲劳寿命和裂纹角度方面表现更好,而FS模型对S355的精度更高。短裂纹模型(SC)提供了最佳的整体疲劳寿命预测,但裂纹取向估计并不准确

 

成果介绍

(1)作为裂纹萌生标准,选择10%的应力降。随后对裂纹进行拍摄,并从图片中测量这些初始裂纹的方向。为了确定图像的方向,首先对准试样和相机,以便在图像中心可以看到裂纹区域。然后,在图像上沿试样的两个边缘对齐两条线。这些线表示轴向(φ=90°),然后使用轴向的线来创建圆周方向的线 (φ=0°)。现在,裂纹也由一条直线近似,并测量0度线与裂纹之间的角度。遗憾的是,并非所有试样都可以被分析,许多试样变形严重,在测试后无法确定裂纹萌生的明确位置。图1和图2是纯扭转和比例载荷下的例子

图1 在纯扭转作用下,(a)GJS和(b)S355的裂纹萌生方向测量

 

图2 在比例载荷下,(a)GJS和(b)S355测量的裂纹萌生方向

 

(2)三种模型的计算疲劳寿命与实测疲劳寿命的比较如图3、4、5所示。计算出的疲劳寿命为Ncalc,测得的疲劳寿命为Nexp。厚实心等分线代表了完美的疲劳寿命预测。细实线和虚线表示计算和测量的疲劳寿命的偏差系数为三倍和十倍。材料按颜色分开,蓝色标记表示球墨铸钢 S355 的结果,黄色标记表示铸铁 GJS 的结果。标记的形状表示路径在实验中所使用的加载路径。对于铸铁GJS,使用FS模型计算的结果显示,与理想等分线的偏差较高,但疲劳寿命的预测值偏低。使用SWT或SC模型计算的几乎所有疲劳寿命结果基本落在3被误差带内。由于SC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两种材料的疲劳实时性,因此它总体上显示出最低的散射(T=8.62)。所有模型的中位数都接近理想值m=1,对于FS和SC模型尤其如此。平均而言,SWT模型高估了疲劳寿命约2倍

图3 使用SWT模型与测得的疲劳寿命进行对比计算的疲劳寿命

 

图4 使用FS模型与测量的疲劳寿命进行对比计算的疲劳寿命

 

图5 使用SC模型与测得的疲劳寿命进行对比计算的疲劳寿命

 

(3)预测裂纹萌生方向与测量裂纹萌生方向之间的比较如图6、7、8所示。在纵坐标上绘制了裂纹方向,而横坐标则表示各个实验。各个实验结果的命名方案基于以下标准:第一个标识符是材料的名称,第二个标识符是加载路径的名称,最后是单个测试的数量,测得的裂纹方向以黑点形式给出。模型的可能裂纹取向的预测范围被绘制为各个实验的柱线。结果表明,疲劳寿命预测的质量与裂纹取向的预测之间存在弱相关性。这在SWT和FS模型中尤为明显。SWT模型为GJS提供了更好的疲劳寿命和裂纹角预测。使用FS模型,S355的疲劳寿命和裂纹萌生角的计算精度都更高。SC模型提供了疲劳寿命的最佳总体预测,但在计算裂纹取向方面并不优于其他两个模型

图6 测量的裂纹角和使用 Smith-Watson-Topper (SWT) 模型计算的裂纹角的比较。图中(a)是GJS的结果,(b)中是S355的结果

 

图7 测量的裂纹角和使用 Fatemi Socie (FS) 模型计算的裂纹角的比较。图中(a)是GJS的结果,(b)中是S355的结果

 

图8 测量的裂纹角和用短裂纹模型(SC)计算的裂纹角的比较。图中(a)是GJS的结果,(b)中是S355的结果

 

致谢

作者衷心感谢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(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Klimaschutz, BMWK)根据德国联邦议院通过AiF(Arbeitsgemeinschaft industrieller Forschungsvereinigungen Otto von Guericke, e.V.)的决定提供的支持。研究项目“Anwendungsgerechte Lebensdauerabschätzung für mehrachsig nichtproportional beanspruchte Bauteile auf Basis des Örtlichen Konzepts”,由研究协会 FKM (Forschungskuratorium Maschinenbau e.V.) 在 IGF 项目编号下支持。

本文第一作者、通讯作者:Jan Kraft(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)。

 

本期小编:刘尧风(整理)

姚辰霖(校对)

王康康(审核)

王永杰(发布)